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

母婴育儿 2024-06-19 浏览(325) 评论(0)
- N +

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承担的“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”开展疾病筛查,实行分类分批治疗;多地儿科专家服务贫困地区,开展义诊、教学查房、学术讲座等活动,促进学科建设...近年来,中国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贫困家庭因儿童重大疾病返贫,不断巩固贫困地区来之不易的成果。

还要看到,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科医疗服务相对匮乏,如何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成为必须回答的课题。对于贫困地区来说,加快扩大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和区域均衡布局,既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,保障儿童健康成长,又能有效减少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现象。从这个角度看,加强贫困地区儿科建设,是推动农村全面振兴、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、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。

客观而言,贫困地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,医疗资源总量不足,质量不高,地区间儿科资源分布不均。比如,儿科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区县,科室设置不规范,医疗力量不全;在一些贫困地区,儿科基本医疗设备配备不足,无法满足儿童的治疗需求。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我们长期努力,构建高水平的儿童医疗服务网络,不断提高儿童疾病的诊疗能力。

从实践来看,一些地方与省级、国家级儿科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,实现资源共享、技术共享、人才共享,有力促进了当地儿科服务水平的提升。北京儿童医院探索建立专科联盟,构建全国儿科四级诊疗体系,通过“病人不动,医生动”,让更多孩子就近就医;在云南,通过对口帮扶,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先后建立了新生儿住院部、普通儿科住院部和儿科门诊部,并设立儿科床位...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做到“扶一强一科”,可以充分发挥龙头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,扩大贫困地区儿科服务资源。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,需要利用好各种合作机制,促进优质儿科资源下沉。

儿科医生短缺也是制约贫困地区儿科发展的瓶颈之一。目前,贫困地区儿科医务人员存在总量不足、配置不均、力量薄弱等问题。比如,在一些贫困地区,一些县级医疗机构的儿科医生是从其他科室调入的,缺乏系统的儿科专业知识和技能。同时,基层儿科医生流失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不仅要加强儿科医生的培养,通过定向培养、在职培训、提高薪酬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,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,对服务于贫困地区的儿科医生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。只有完善人才成长机制,为儿科医学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,儿科医生才能留得住、留得住。

近年来,我国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向乡镇延伸,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覆盖约90%的贫困县。许多基层医院与省、市、县医院开展了远程会诊,一些地方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开展了儿童健康管理,建立了健康档案。这些都是值得总结的经验和做法。这也启发我们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,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优化双向转诊流程,针对复杂或疑难病例组织远程会诊,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。

贫困地区儿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、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。关注儿童健康,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,增强家长和儿童的健康意识,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。

原标题: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医疗服务可及性(人民评论)

标签: